《重磅新规将至!干细胞临床研究迎来严监管时代》
近日,国家发布了《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管理条例(草案)》,这份文件将对干细胞等生物医学新技术的临床研究带来革命性变化。作为干细胞领域的从业者和关注者,这些变化你必须了解!
一、什么是"生物医学新技术"?
根据条例明确定义,作用于人体细胞、分子水平,在我国境内尚未应用于临床的医学专业手段和措施都被纳入监管范围。这显然包括了各类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
二、临床研究实行"分类管理"
国家将按照风险程度对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技术风险、伦理风险高的项目
第二类:风险相对较低的项目
干细胞技术因其特殊性,很可能被列入第一类管理,意味着将面临严格的监管要求。
三、机构资质要求严格
开展临床研究的机构必须是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并需具备:
相应的资质和研究场所
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伦理审查制度
四、伦理审查成为重中之重
条例特别强调:
必须取得受试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的书面知情同意
禁止以欺骗、胁迫或利诱方式取得同意
伦理审查委员会需要进行全程跟踪审查
五、转化应用门槛提高
临床研究证明安全、有效、符合伦理的技术,还需经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才能转化应用于临床。这意味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将更加规范。
六、违法成本大幅提高
未经批准开展临床研究,高可处:
违法所得10倍罚款
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0年内禁止相关诊疗科目申请
相关人员吊销执业证书
七、给行业的启示
正规化是唯一出路:野蛮生长时代结束,合规发展才是正途
质量要求更高: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伦理要求更严:受试者权益保护放在首位
长期责任更重:临床研究结束后还需进行长期随访
结语
该条例的出台,虽然提高了行业门槛,但为规范干细胞等生物医学新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对真正致力于科学研究和临床转化的机构来说,这无疑是个重大利好。让我们共同期待在规范监管下,干细胞技术能够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
(本文根据《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管理条例(草案)》整理,终以正式发布版本为准)
Want to work with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