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涵盖研发、准入、支付等16项举措,被业内视为创新药发展的“加速键”。对于正处于商业化元年的干细胞疗法而言,这一新政不仅是政策利好,更是未来几年产业发展的路线图。
此次两大政策的落地,从 “身份” 和 “支付” 两个核心维度为干细胞疗法保驾护航。
从监管层面看,CDE 的文件首次清晰界定了细胞治疗药品的分类标准,让干细胞疗法的研发、审批有了明确依据,消除了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而医保局的《若干措施》则从支付端发力,为干细胞疗法进入临床应用扫清了关键障碍。
支付体系升级,医保商保双驱动
医保支付方面,目录调整频率提升至“一年一调”,预计80%的创新药将在两年内纳入医保,为干细胞药物开通了快速通道。
商业保险方面,新增“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并允许药品结算价保密,特别适合高价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疗法为何能迎来政策红利?
同样在10月10日,2025年中国干细胞第十五届年会在重庆盛大开幕。本届年会以“干细胞研究与转化——百舸争流”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国近3000名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
年会的成功举办传递出积极信号:
展示自信与开放:大规模的国际交流,既展示了中国的研究成果,也便于我们吸收全球先进经验,保持与国际前沿同步。
催化合作与转化:会议聚焦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和产业发展,直接促成了学界、产业界和医疗界的深度对话,有望催生新的合作项目。
凝聚共识与方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下,年会起到了统一思想、明确未来攻关方向的作用。
干细胞疗法为何能迎来政策红利?
我国并非早开展干细胞研究的国家,但近年来能快速实现政策突破、推动产业落地,核心源于三个关键因素。
临床需求迫切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罕见病等对新型治疗方案的需求大幅增长。传统治疗手段对部分疾病效果有限,而干细胞疗法的独特机制,使其成为解决临床痛点的重要方向,这为政策支持提供了现实依据。
技术与产业基础成熟
经过多年积累,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干细胞制备、质控体系,多个临床研究项目数据优异,为政策落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逐步聚集,形成了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生态。
国家战略布局
干细胞技术已被纳入我国 “十四五” 重点研发计划,从国家层面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此次医保、药监的协同发力,正是国家战略在医疗领域的具体落地,旨在通过政策引导,让创新技术更快惠及患者。
结语
从明确药品属性到完善支付配套,干细胞治疗产业正式进入监管清晰、支付明确的新阶段。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干细胞疗法将加速惠及广大患者,为重大疾病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Want to work with us?